黃國松:手隨心轉 法從手出

中國網 | 時間: 2012-09-28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黃國松  

文/王林強宣繼航

妙手起沉,情係蒼生福。他以對傳統中醫精粹的傳承和獨闢蹊徑的開拓,走出了一條別具特色的治病療疾之道。

徒手醫病,化瘀除疾,顛覆過去墨守陳規的傳統和約定俗成的“慣例”,給康復醫學錦上添花——黃國松和他的經筋手療醫學,讓人領略到科學與獨創的魅力。

經筋手療醫學研究中心黃國松教授,是針灸醫學博士、傳統醫學博士、替代醫學博士,1944年出生於台灣。

“欲尋病因,當從經筋”

黃國松早年師從茍亞博教授研習脊椎神經的病理變化。經臨床探索與治療追蹤評估,有感於病因的欠缺,遂于1994年開始將經絡學説中的經筋通道植入脊椎神經並同研究。1995年再將四肢結構也並同植入研究。1996年增加人體結構工程連同動態對應力學與脊椎神經造成的影響再評估,1997年再增加血液流變對神經功能與腫瘤的影響做複合研究。

從量變到質變,從質變到飛躍。1998年,黃國松結合大量的臨床實際,潛心推演臟腑器官與經筋通道的互補影響,並推論出經脈與經筋為互補的陰陽經也是表裏經。在經筋的圓融邏輯中,也分離出不同的病因學説,獨論疼痛與器官老化是現象是結果,不是原因。“欲尋病因,當從經筋。”

這一新的發現,不僅使他窺探到醫學天地的別樣風景,而且在現實運用當中給許多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喜悅。

從不同角度揭示經筋學奧秘

“經筋學”在我國最早的醫學文獻《黃帝內經》就有詳細的論述,如《靈樞經筋》篇中對經筋的起始、循行和終止均有詳細的描述。隋朝巢元方撰著的《諸病源候論》中曾有“傷絕經筋,榮衛不循行”的記載。到了清朝時,胡廷光編撰的《傷科匯篆》曾有“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縱不收”等記載﹔而吳謙在其編撰的《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仲介紹得比較詳細,如“十二經筋之羅列序屬,又各不同,故必先知其體相,識其部位,一旦臨證,機觸于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吳謙將手法實際使用到經筋之病上。

1911年以後,國內雖有若干同道也在研究“經筋”,但還是局限在用針灸與“經筋學”的關係,幾千年來只有上述幾本著作描述,這説明瞭古人對“經筋學”的研究和應用均不夠深廣。(節錄自丁繼華教授的序文)

黃國松教授認為,若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經筋學,可以對經筋療法得出更理性的答案。

——經脈與經筋互為表裏經。十二經筋均從手指、手臂及腳指、腿部進入軀體與頭部。十二經筋用的文字是“筋”而不是“徑”。徑是“羊腸小道”,是通道。而“筋”字的涵義就不是通道。在軟組織學裏面有關“筋”的解説如下,“包裹肌肉的外膜叫膜,膜太長多餘的反折處就叫做筋”,“兩組肌肉所包裹膜的介面也叫做筋”。“每一組骨骼肌的起止兩處也叫做筋(結締組織)”。

如果經筋的文字解説是做“經營管理通道的筋”講解,那經筋通道走人體的外表,人體外表沒有筋,皮膚的裏層才有筋。要管理這些筋,勢必觸及皮膚裏層的經脈系統,如此經筋又重疊“經脈通道”,但是如果把經脈與經筋調整為“表裏經”,那從經筋的通道來解説中醫臟相學説裏的“心、小腸互為表裏經,肺、大腸互為表裏經,腎、膀胱互為表裏經”就非常“名正言順”。 因為經筋學説裏心經的通道是從手第五指的手掌心側往上連接,小腸經的通道也是從手第五指的手掌背側往上連結,所以可以名正言順説心、小腸互為表裏經。

——動與不動有關係。傷寒論六經辯證中的六經,在經筋學的動態工程中名正言順的可解説名稱相同經的手腳互為“陰陽經”。十二經筋的起點都從手指、腳趾開始起動,靜態的手指、腳趾沒有特定含意,只有觀念。人體論治疾病,不能從靜態的筋去論治,因為靜態的筋不會勞損,筋沒有勞損就沒有“病”。中醫説:不通則痛、則脹、則腫。

不通是“肌筋膜緊張壓迫到血管,形成血管中的血液流通有障礙,這就是不通”,問題是什麼叫做肌筋膜緊張?筋膜要“動”才有勞損,才會緊張,肌肉反復勞動、反復勞損就是“肌筋膜緊張”。因此從經筋學的角度去探討、研究,分析人體的疾病,就知道不能忽略人體結構的動態工程。再從臨床醫案演譯出“傷寒論六經辯證”的六經,每經都有手腳,那是作為“陰陽經”的互動工程。例如:手大拇指的太陰肺經與腳大拇指的太陰脾經是可互為松解的“陰陽經”。

——垂直力學與交叉力學。人體走路活動的形態是右手連動左腳,左腳連動右手,右手向前擺動左手就向後,右手向後擺動左手就向前。右腳向前移動左腳就在後面跟,右腳在後左腳就在前,這就是“人體結構的動態工程”。在動態工程裏有一“垂直力學”與一組“交叉力學”這兩組力學隨時平衡著人體的前後、左右、上下、裏外。因此右肩關節有功能障礙時,左腳膝關節也會出現筋膜緊張的信號相伴,右手腕關節有移位形態,左腳踝關節也會筋膜緊張、勞損相伴。左手依此類推。

——形態學加上動態工程論述疾病。人體的活動在動態工程中,會有同側上、下協調,也涵蓋著對側的交叉協調。站立不動時主要是左右的上下各自協調,走路時右上對左下、左上對右下這是交叉協調,人體所有疾病的病因、病理都跟力學的變化有關,只有從力學的變化中才能掌握致病的原因。因此在經筋學的疾病論證中,從人體的外觀形態、臉部五官結構的搭配對比、手掌,腳掌的形態分析、氣色,神韻的組合推論去探討,就形成人體論病的另一個系統,也就是經筋學論病的依據。經筋學論病,對於每一個系統的辯證,都可以當下左右對比的找出兩者平衡落差的位置與區塊,將病變區域的軟組織壓力消除並修補潤滑關節。這樣系統的功能就可以恢復正常,就沒有所謂的“疾病”出現。

讓手技成為一門“藝術”

不論是給學員培訓,還是為患者治病,黃國松教授以一雙靈活雙手展現出“經筋學”的神奇魅力,令人擊節叫好。

有位中醫觀摩黃國松教授手技後,談到了自己的體會:中國的文學裏“手技”這兩個字應當是帶有靈氣的文字,一個手技療法的醫者,不僅要了解“解剖學”及“神經學”的臨床知識,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專注人體微細形態變化,使手技成為一門“藝術”。這就是黃國松教授多年臨床對手技的理解。

在臨床實踐中,黃國松教授將望診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依據人體形態結構學的上下、左右、內外對稱性、交叉性、三角對應性、四邊平行和六邊支撐原理,根據經筋的牽拉與聯結及循行路線、及全息原理而測知病位,重點在望、觸診八大關節(肩髖膝踝)的形態、結構改變,根據觸診所感知的緊張飽滿度、筋結、條索、肥厚及陽性點施以相應手法。手技更注重陰陽的對立與統一,充分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治療,醫者之肘、手抵壓陽性點在微動中與患家反向運動之力相接而達病位的中心結構,以求達到減壓解結之效,注重遠端與局部、局部與整體的協同治療。

黃國松教授將多年心得撰寫成文,著有《脊椎手療法》《經筋手療法圖解》《四肢手療法圖解》等書,在業界廣受好評。《四肢手療法圖解》的序言中有這樣的精彩描述:“不知生理,焉知病理。”“不會病理,怎會處理?!”黃國松教授編著的“四肢手療法”,其內容很豐富,其解説很明瞭。使生理和病理能連貫,易懂易學,是一本難得一見的好書……

四肢手療法+經筋手療法+脊椎手療法A  

黃國松教授帶出了不少高徒。他的學生遍佈美國、瑞典、新加坡、俄羅斯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黃國松教授正從事于小腦共濟失調(小腦萎縮)與視神經萎縮是否可重建並再度活化的專項研究。用醫學上的新創舉給患者創造更多的康復機會,他用行動展現出懸壺濟世的醫道精神。

 出處: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fangtan.china.com.cn/zhuanti/sdxf/2012-09/28/content_26662555.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IUCM台灣校友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